小书亭 > 男频 > 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 > 第二百七十九章 历史真相

第二百七十九章 历史真相

据《三国志》中的记载: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孙策重伤不愈,在弥留之际嘱托张昭等重臣“善相吾第!”,后又对孙权进行了一番嘱托便长辞而去了。

自此,19岁的孙权接承父兄遗志,执掌东吴大权,并在众人的支持下,于数年之后终成大业,与魏、蜀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。不过通过史料中的记载,这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。

根据《典略》中的记载:孙策在做临终嘱托的时候,张昭曾以“性似策”为由,向他提议17岁的孙翊接位。

而关于孙翊性格的描述,在《三国志•宗室传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孙翊,骁悍果烈,有兄策风。”这也就是说,在孙策临终的时候,孙权并不是唯一的接班人,而且好像大臣们更看好孙翊。

那么孙策为什么没有同意张昭等人的提议,而是直接将大权交给了孙权呢?

首先,从《三国志•孙破虏讨逆传》中的记载,可以发现孙坚、孙策两父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谋勇善断,但沉稳不足。

这在《三国志》的作者陈寿大大,对他们的评价中也有一个体现:“坚勇挚刚毅,策勐锐冠世。然皆轻佻果躁,陨身致败。”

“谋勇善断”,这是在乱世之中作为一名征服者,开疆扩土之初必不可缺的特质。

然而它最大的问题就在于:很容易让人在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,变得浮躁轻佻,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而不自知。

孙坚大败黄祖之后围困襄阳,然后只身登上岘山,被敌军用箭射死;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,在后来只身出门的时候,遭到其门客们的围攻,最后重伤不愈。

他们两父子都是在正值盛年之时,大业未定之机而草草结束了生命。这样的结局确实令人惋惜,但也从中说明了他们缺乏“沉稳”的一面。

孙策在重伤期间,为了选接班人,应该是做过慎重而多方面考虑的。

当时东吴诸郡已经平定,出于长远考虑的话,急需要一个稳重的接班人,来做长久而精心的打理。

这种胸志未完、大业未成的缺憾,也可能是孙策没有同意张昭提议而选择孙权的原因之一。

其次,孙权在少年时的综合表现,在几个兄弟当中也确实是很突出。

在孙权的从幼年到少年的成长过程中,他母亲吴氏对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。

从《三国志•嫔妃传》中的记载来看,吴氏虽然家境不好,早年父母双亡,跟弟弟吴景相依为命,但是从她处理孙坚提亲的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,她是一个极有修养、遇事不怯、处事果决且很有担当的一个女人。

“何爱一女以取祸乎?如有不遇,命也。”如果没有一定的修养和担当,是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的。

孙坚常年统兵在外,跟家里面是聚少离多,那么孩子们的教育问题就全部落在了吴氏一个人的身上。

一家人在舒县的时候,孙策作为长子,为了扩大家族的实力,经常抛头露面广纳贤士。这个时候,吴氏自然就把更多的精力,用在了孙权等几个年幼的孩子们身上。

因此,孙权在整个成长的过程当中,将母亲身上的沉稳干练、善谋多断、眼光长远等优秀品质都融到了自己身上。

关于吴氏对孙权的影响,在孙权接位之后的记载中也有体现。

《三国志•嫔妃传》中的记载:“权少年统业,夫人助治军国,甚有补益。”这也足以说明,吴氏对孙权的特别关爱,以及孙权在成长的过程受到母亲非常大的影响。

另外,孙策对孙权才能的认可,以及有意培养和历练。在《江表传》的记载中,孙策领军平定江东诸郡的时候,为了让孙权提前历练,经常把他带在身边。

孙权性格豁达且好谋善断,又喜欢结交名人义士,所以在江东很快就有了名气。孙策理政的时候也经常让他参与其中,时而还问问他的想法和意见。

孙权每次提出的意见,都让孙策感到非常吃惊,对某些关键问题上的见解,更是让孙策自叹不如。

所以,孙策每次在宴请宾客的时候都会说:“此诸君,汝之将也。”

此外,根据《三国志•吴主传》中的记载:孙策在平定江东之后,特意任命15岁的孙权为阳羡县长。

其目的和用意,一个是为了让孙权能够在执政的过程中练就独当一面的能力;另一个方面,也算是对孙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考验。

除了在行政上的历练和考验之外,建安四年(公元199年),孙策还特意让孙权一同参加了征讨庐江太守刘勋和黄祖的军事行动。

孙策之所以这样做,一是因为时局动荡,作为将来的东吴之主,面对刀兵是必不可少的,所以要让孙权提前接触军事征伐;第二个就非常好理解了,作为将来的领导者,手上没有半点军功的话,怎么能够让帐下的武将们臣服呢,所以建立军功也是很有必要的。

根据《吴录》中的记载,孙权参加完这两次战斗之后,孙策特意向朝廷上报请功。

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,“臣以十一日平旦部所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、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、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、行奉业校尉孙权、行先登校尉韩当、行武锋校尉黄盖等同时俱进。”

从孙策上报请功的作战人员名单中来看,除了孙权之外,都是跟着孙策在平定江东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。

由此也不难看出:孙策为了培养孙权,也可谓是思虑周到、用心良苦了。

从以上这些角度来看的话,说明孙权不仅在几个兄弟当中的才能比较突出,而且也是很早就被孙策认可并刻意地对他进行了一番历练和培养。

当然,最终的结果,孙权的表现也让孙策很满意。所以,在他弥留之际,才选择了孙权作为接班人。

这也是当初孙权被贼人射杀时候,孙策发现以后,根本就顾不上自己的伤势,伤心欲绝。

后来甚至为了给孙权追封一个爵位,跟成都彻底翻脸,甚至以此为借口,和刘冒全面开战!

要知道,此时的刘冒可比曹老板势力大的多,至于曹老板刚打赢了袁本初,你以为他好过?

但是为了孙权的爵位,孙策还是义无反顾的开战了!

而且一开便是三路,同时讨伐刘冒的三州之地,根本没有一点儿留情的意思。

他心里也有小算盘,要么借此机会夺取地盘,趁势扩张。

要么用这次全面战争爆发,给成都朝廷施压,说白了就是给刘冒施压。

在他觉得,与其说是成都朝廷的小天子不同意追封,还不如说是刘冒不愿意。

因为,这不就是刘冒一句话的事儿,他强行要追封,小天子能如何?百官又能如此?

这愣是天子和百官没有在自己手上,如果在自己手上,他到时要看看,哪个他妈的敢哔哔!

其实,后世刘冒也曾经看过一个版本说。

从中国封建制度的世袭制“父死自续,兄终弟及”的特点看,孙策去世时传位给自己的嫡长子比传位给孙权更加名正言顺。但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,传位给弟弟则更有利于江东发展。

孙策是孙坚的长子,下面有4个弟弟,孙权是他的二弟,除此之外还有孙翊、孙匡、孙朗,孙权18岁,孙匡、孙朗年龄稍小,但孙翊已经16岁了,史书上说他“性似策”,性格非常像孙策,张昭等人认为孙策“当以兵属”之,但孙策最后把印绶交给了孙权,众人当时都感到吃惊。

受伤后孙策对自己之前的不足有了清醒的认识,孙翊的性格太像自己,孙策不愿意让自己的悲剧在他身上重演。

相比而言,孙权的战绩虽然不突出,之前带兵还连打败仗,但他的优点是“性度弘朗,仁而多断”,能“亲贤贵士”、“善于任使”,如果他接班,更能以相对柔性的姿态协调江东内部,弥补之前的裂痕。

孙策临终前对孙权说:“举江东之众,决机于两阵之间,与天下争衡,卿不如我;举贤任能,各尽其心,以保江东,我不知卿。”打仗,你不如我;举贤任能,我不如你。这些话里体现出孙策对自己的反思,也有对孙权的期待。

而且,孙权有政治资本。

孙权曾经到荆州刘表那里,要回孙坚的遗体。

这使得江东的那一班大臣对年幼的孙权刮目相看,而且孙权展示了极大的政治天分。连孙策都另眼相看,觉得孙权能力要比自己突出。

孙策如果传位给儿子,他儿子压制不了一批大臣。

首先就是周瑜,孙策儿子对付不了,而且面对朝野利益关系。孙策儿子没有应对的手段,没有政治资本。

而且最坏的结果就是,大臣拥戴孙权结党营私,一旦这种势力形成,那么江东局势将不稳。周瑜念在与孙策之交,很可能会成立另外一个集团来保卫孙策儿子,但是由于孙策儿子能力不突出,周瑜将掌控实权。

孙策知道弟弟绝非等闲之辈,只有在孙权手里才可以报杀父之仇

孙策从孙权只身一人赶赴荆州,从刘表那里要回父亲遗体开始。孙策心里其实就已经知道了,孙权绝非是等闲之辈。

总结:事实也证明了孙策的眼光,孙权继位后江东政局非常不稳定,更有官员公然通敌谋反,孙权以张昭为师傅,以周瑜、程普等旧臣作为统帅,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局势,并且最终在“三分天下”中占有了一席之地。

可以说,这和当初孙策的选择是分不开的。

所以孙策不是傻子,也不是愣头青,只是他更愿意用最直接的办法解决问题。

而现在的孙翊也是如此,回过神后,他看着黄忠缓缓开口道:“黄汉升,你放了他们所有人,我陪你去一趟成都,要杀要剐随你处置,但请你不要为难我的家人!”

“孙叔弼,你觉得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曲阿,就只是为了抓你?”黄忠澹澹开口道。

孙翊听完后,又陷入了沉默。

马车上的孙匡、孙朗也不敢发言,只能呆呆坐在马车上,看着不再言语的二人。

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男频小说,小书亭转载收集新汉帝国之横跨欧亚最新章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