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书亭 > 男频 > 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> 第八百五十六章朕怎么可能有错呢?(1.2w)

第八百五十六章朕怎么可能有错呢?(1.2w)

李自成主要是不爽张献忠打出什么古元真龙皇帝的口号。

张献忠则是爷乐意,你管得着吗?

连高闯王都没言语,你发个什么神经呐?

李自成则是大骂张献忠不知好歹。

此时打出皇帝的口号,定然会被朝廷官军追着屁股后面跑。

张献忠表示无所谓,他连朱家祖坟都给挖出个大洞来,灭九族的事都干了,也不差这一件。

有什么可怕的?

难不成你今后还想投降大明?

两人不欢而散,就此隔阂产生。

高迎祥对于这两人吵架倒是无所谓,大多时候他脸上都不见喜怒之色。

如今他们只是推举自己为闯王,个人都有个人的小心思,毕竟实力强横了。

相比于以前在陕西互相支撑的苦日子,大抵是没有愿意再回去,尝到了权力的滋味,谁都想要当皇帝。

高迎祥也有这心思,当然他不屑往外说。

想要当皇帝,自然是兵强马壮者为之!

这也是他与贺今朝达成的共识,贺今朝盘踞山西,必然会吸引大批官军的视线,他则是想要前往南方等地去招兵买马,卷起更多的人来造反。

至于凤阳皇陵是不是真的埋着朱元章,他们这帮没见识的贼寇也懒得探究真假,毕竟不是专业的摸金校尉。

反正老子就挖了你大明皇帝的祖坟,爽的一逼。

三天之后,李自成获悉“老朋友”太监卢九德、总兵杨御蕃率领川兵,京营总兵倪宠率领京兵,已经抵达除州,南京参将焦某也率兵赶来,他们便离开凤阳南下,攻打庐州。

凤阳皇陵被焚毁,两个直接责任人故意隐瞒不报,企图蒙混过关。

反正天高皇帝远的,谁知道真相是啥,朝廷当中都有后台给他们撑腰。

不要以为他们不敢这样想,他们还真的敢这么做。

巡按御史吴振缨在奏折上轻描澹写的上书:“贼已经抵达泗州。”

再说些杂七杂八的事告诉崇祯。

至于被焚毁皇陵的事,哪有这种事啊,指定是无稽之谈,贼寇造谣!

巡抚杨一鹏则是答复太和知县请移兵凤阳的请求时,一口咬定:“凤阳之贼已经被官军杀退。”

只要我不去凤阳,没眼前见皇陵坟包有大洞,那这件事就是假的!

谁都别想拉着我去看皇陵咋样了,我就不去看,直接开摆。

俩人都不敢正视问题,更不用说承担责任,这责任太大了,全家都得跟着陪葬,所以企图欺上瞒下的手腕混过去。

这件事本地官府一隐瞒,终于出了潼关,率领大军赶到河南的洪承畴,根本就不知道此事,他还下令各省巡抚总兵向河南聚集,还要见一见各路巡抚总兵麾下的士卒。

饷钱也得他来把关发放,要不然六个月内,他指定剿匪计划好好的,底下执行不到位,陛下要责怪的是他洪承畴。

得益于前任五省总督陈奇瑜的下场,洪承畴可不想把自己送进诏狱当中。

崇祯自然不知道祖坟被挖了,不仅亲自批复了洪承畴的谋划,还赐给他尚方宝剑,叫他便宜行事,一定不要辜负朕的期望,克期剿贼。

洪承畴正准备大干一场,仔细阅兵,甚至还亲自发饷钱,以此来鼓励士卒。

皇陵被焚毁半个月之后,崇祯才得到凤阳危急的消息,差遣兵部发文,叫尤世威、杨御蕃去护卫皇陵,刘泽清严防曹濮一带。

崇祯得到危急消息三天后,凤阳巡抚吴振缨再难隐瞒的情况下,才把皇陵事变的消息报告上去。

属实是车撞墙你知道拐了,鼻涕进嘴里知道甩了,可早他妈的晚了!

此事又过了几天后。

崇祯正在准备参加经延,好好接受儒家教育。

明人十分注重经延,视为讲学第一事,是特殊的帝王教育制度,主要是对皇权的制约,同时使得儒家与皇权共生共荣捆绑在一起。

准备接受洗礼的崇祯接到吴振缨的报告:“流贼犯凤阳,焚毁皇陵”,大惊失色。

此事已经过去将近一月了。

崇祯呆呆的愣在原地许久,然后则是暴怒与悲愤交加。

在大明而言,即使是一介草民让人挖了祖坟,也是既坏了风水又丢尽脸面的事情,要大动一番干戈,何况堂堂天子乎?

兵部尚书张凤翼接到这个消息,整个人不自觉的就瘫倒了。

纵然是旁人搀扶他,他整个人都像是被哪吒抽了龙筋一样,根本就无法站起来。

崇祯被身旁的曹化淳给戳了一下,这才暂停经延,换上素服,亲赴太庙躬告祖宗,命令百官一律素服修省。

京城内的文武百官赶忙换上素服,向皇帝上书安慰的折子。

崇祯跪在太庙里,此时已经修缮一新,再也不见当初反贼炮轰祖庙的惨像。

他看着一旁堆起小山高的奏疏,整个人都显得有些无神。

根据儒家传统,有大灾变、大动乱,身为天子是要负主要责任的。

崇祯对这大明未有之奇变必须有一个交代、有一个表示。

通常的做法就是皇帝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。

素服(不穿锦绣黄袍)、避殿(暂离正式寝宫)、减膳(降低伙食标准)、撤乐(停止宫廷音乐)等项。

如果认为情况更为严重,皇帝还应该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,就是所谓“下诏罪己”。

但崇祯是一个好脸的人,当年后金鞑子肆虐北京城,他没有下罪己诏。

昔日流寇要来皇城杀他,炮轰祖庙,导致祖宗受惊,他也没有下罪己诏。

可现在,皇陵被挖了,要不要下罪己诏,他变得迟疑起来了。

罪己诏主要是皇帝向上天和臣民公开检讨自己的失德和无道,就是所谓“下诏罪己”。

主要从三方面考虑:

一是要通过自我批评来求得冥冥中昊天上帝的谅解,以重新邀得上天的宠卷;

二是用严格的自律使皇帝本人深刻反省,以痛改前非;

三是通过皇帝严于律己的精神,使朝臣和天下百姓振作起来,跟朕一起共图复兴大业。

大明祖坟被挖,这件事,当皇帝的无论如何都得有个交代。

崇祯是一个自尊心极强,又极度自以为是的人。

对于继承大位数年以来国事日益糜烂的形势,他一直认为主要是朝臣负国造成的。

反观他自己这个当皇帝的,则是兢兢业业,朝干夕惕,精明干练,洞察一切,是本朝和历史上少有的英明之君!

据说男人成长起来,大概是在三个时期。

第一个便是少年时期,以为全天下全世界都会围着自己转。

而崇祯十几岁当了皇帝之后,心里自然是这样认为的!

全天下就该围着他转。

而且朕就是大明的中兴之主!

此等想法与林丹汗身为蒙古大汗旁人都要高看一眼的思维颇为契合。

他们二人被誉为明末卧龙凤雏,不无道理。

不得不提一嘴,皇太极的运气未免有些过于好了,对手太菜,以至于他稍微显得英明神武一二,就能吊打他们。

关键是这二人在心中是不愿意帮助敌人的,但是在实际行动上,屡屡“助敌为乐,且不要回报”,当真是最佳第六人!

这种君主,比敌方势力小心翼翼培养的谍子,发挥的作用还要大。

因此,不论是表面上还是在内心深处,崇祯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,从来没有进行过自我批评。

而下诏罪己却是要通过最公开最隆重的方式,向天下全体臣民表示朕错了!

这让后金东夷怎么看朕?

这让蒙古北虏怎么想朕?

这不就是让那帮流寇看朕的笑话吗?

还有小弟朝鲜,见朕下了罪己诏,他们会不会继续往后金靠近,觉得朕不行了?

天下的百姓会如何看朕?

这对于妄自尊大惯了的崇祯,心理上是很难承受要下罪己诏的。

无异于他要当着全天下人的面,自己动手打自己的脸,还反复打的那种。

崇祯跪在蒲团上,看着祖宗排位,为了大明的利益,他可以发布罪己诏,这样也能鼓舞士气。

天下大乱多年不平,这次祖陵又被捣毁,是一个极严重的事。

尤其是在接到消息的时候,崇祯便说皇陵遭变,指定不是朕的不德导致,让臣子穿素服请罪。

经过这么多年的伺候皇上,尤其是内阁首辅温体仁对于皇帝的性子十分了解。

所以以内阁为首,各房尚书以及大臣们共同上梳,为皇陵发生如此不幸表示慰问,且把罪责都揽到自己的身上,自责的很。

陛下不相信臣的自责诚意,尽管看看方才上疏的千字自我反省?

崇祯旁边小山高的奏疏,全都是朝臣的检讨书,且皆是原创!

有了这些大臣的承担责任,让崇祯内心稍微好受一些。

他再次看了看这些自我检讨的内容,越发确信大明天下这般糜烂,跟朕一丁点关系都没有,全都是朝臣的责任。

诸位祖宗若是不相信的话,朕可以把臣子的奏疏都烧给你们看一看,他们所言个个情真意切。

崇祯此举的行为:属实是厕所里面嗑瓜子,你面对祖宗是怎么张得开嘴啊?

真觉得祖宗全都是鬼了,就开始在这湖弄鬼了?

崇祯在祖庙里做好了心理建设之后,便走出太庙。

第二天,崇祯就下令逮捕漕运总督、凤阳巡抚杨一鹏,巡按御史吴振缨,守陵太监杨泽。

并且任命兵部右侍郎朱大典总督漕运兼任巡抚庐凤淮扬四府,移镇凤阳协同洪承畴围剿流寇,特别是张献忠,其余贼寇可以有投降的机会,但是务必要他死!

当然第一要务是修复皇陵,免得洞穴成为蛇虫猫狗之家。

杨一鹏被下令处斩于西市,吴振缨被罚戍边,杨泽直接自杀以求个全尸。

当然太监能有什么个全尸,不过是丢了皇帝的脸面,家奴得立即死,还有同行帮他踢凳子呢。

交代完了这些事,崇祯再次身着素服亲自到太庙向祖先祭告,流着眼泪向二祖列宗汇报了祖陵罹难的不幸,以及解决措施,算是有了交代。

崇祯要洪承畴在中原与贼寇决战,一举消灭。

同时又想出来一个招数,那便是增加内军,及操练更多的太监。

以为用这些宦官操练成军,不仅可以保卫京师,必要时还能出兵作战,既增加了兵援,又不用额外耗费军饷。

主要是不用花钱,还能练出一支队伍来,简直是省钱小妙招。

崇祯从上位开始禁止私自阉割,然后对朝臣失去信任,大规模收太监,如今宫内的太监越来越多,有这种想法一点都不稀奇。

但是这支万余人的太监军,能不能起到作用,还是个未知数呢。

朝臣对于太监弄权这种事本来就极为敏感,现在还又搞出来太监军队,简直是要复制魏忠贤的道路,争相开始说内廷弄兵,就出现了王恭厂大爆炸,皇宫火灾等等。

儒家的天人感应学说,一直都是他们的手中利器!

崇祯对此置之不理,都是你们的过错,才导致皇陵被焚毁,现在又叽叽歪歪,朕不听。

可皇陵的事情所造成的伤害,远非崇祯想出来的几个举措就能平息的。

尤其是他的日讲官老师谏言希望崇祯下罪己诏。

在他看来大明主兵匡弱,客兵骄暴,廷议又多肤浅,缺乏制胜之谋。

就差指着鼻子骂内阁的一群人都是废物点心了,特别是兵部尚书张凤翼,竟然以西北人吃不得江南的稻米,所以这些贼寇不会去皇陵的理由不加防御,以至于朝廷变得毫无颜面。

然后他希望广宣德意,除民疾苦。

一是崇祯七年以前的一切欠税全都免除。

二是今年的地方官钱粮征收也该缓一缓,也应该减免一成。

三是东南各地本色杂解扰累百姓,除上供军需等无可更改,其余绢布丝绵颜料油漆之类的,全都改为折色(以钱代物)。

倪元潞还希望官僚之间能够摒弃前嫌合舟共济,改变以往数十年旧事争斗的风气。

崇祯看了这篇奏疏,大为称赞,觉得除了罪己诏之外,说的都不错,然后就转手给各部斟酌。

内阁首辅温体仁接到奏疏后,对于倪元潞所写非常恼怒。

所以从内阁到六部斟酌之后,依然我行我素。

狗儿日的,凭你也配!

来指导我们怎么当官?

从驿卒开始当皇帝》情节跌宕起伏、扣人心弦,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男频小说,小书亭转载收集从驿卒开始当皇帝最新章节。